#職涯最怕信心敗退
看著她的回饋,我想起兩年前另一個諮詢故事。那時的故事主角出社會五年,換了三份工作,對自己極度的沒有信心,原因出在「當你所做的選擇結果都是失望,你會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。」
而此次的諮詢者則是在同一份工作多年,離職後才意識到自己的技能已不足以面對現今的職場要求。雖有幾次面試,可是結果都不如預期,而隨著待業期拉長,越來越懷疑自己,也看不見未來。
與以前不一樣的是,這兩年累積了許多工具,幫助我快速的認識與觀察諮詢者,從個性與工作觀的角度,看見更多以往沒辦法立即看清的全貌。
當對方訴在說過往經驗時,可以對照出個性使然的結果,有些人耐性十足,但不一定是好事;可能因為不喜歡與人衝突及不擅長談判,而卡在一個不適合的職場一拖好幾年,延宕職涯的可能性;直至某天退無可退之時,才意識到已延誤最好的轉職時機。而此次的她,就是類似的狀態。
但在職涯發展的路上,我認為沒有遲到,只有還沒想到。所以,只要想到,就已是前進與改變的開始。帶著她先釐清並鎖定求職方向,再對焦職涯發展的目標;當這些慢慢的清晰起來後,那些自我懷疑的疑雲就會慢慢消散。接著,再把她面試時碰到的難題,一一破解後,她意識到自己其實很好,就是信心不足表現難當然以說服。
最後諮詢就在她毫無疑問下結束,也讓我想起兩年前那個她(文章找到後會放在留言處)。職場上,比的不只是努力、專業,還有自信。尤其面試時,若競爭者都差不多,展現自信,才能讓你被看到。
諮詢者回饋:
「在待業中的不安及焦慮下,無意間看到生涯設計師Sandy的資訊,搜尋了相關訊息後,很快便決定預約諮詢。
一開始其實有點擔心,不確定自己混亂的思緒是否真能在短短90分鐘內得到梳理,但Sandy以不矯情又理性專業的方式,像個身邊朋友般親切的口吻,一步步提問幫助我找出可以前進的方向,並透過DISC測驗解釋我的人格特質,適合在怎樣的環境裡工作,也從喜好及過去的經驗中找出線索,理出更清晰的目標。最後,Sandy更針對我在面試時較難以回答的問題,提出該如何練習及反應,給予我非常大的幫助。
整個諮詢過程下來,除了釐清當下的目標外,我得到的更大收穫,是「消除不必要的害怕」及「增加信心」。尤其在Sandy說明人格特質時,視訊另一端的我點頭如搗蒜,讓我知道可以嘗試在更適合自己的環境下工作;Sandy也支持正在學新技能的我並鼓勵前進,雖然疫情下讓求職一段時間的我感到焦慮,但她說在這狀態下學習是好事,等到認為自己可以了再繼續往前,也告訴我要讓自己越來越好不要太擔心,聽到的當下真是一陣鼻酸眼淚差點流出來,覺得吃了一帖強心劑,讓我更確信自己正在做的事。
很慶幸有決定與Sandy諮詢,即使未來的路還很多挑戰,即使偶爾還是會擔心,但我會一步步地往前邁進,謝謝Sandy!」
#期待每一個曾經受挫的你都能看見美好找回自信
#生涯健檢